从贞度门看太和殿
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那些错落有致的殿堂楼阁;历代典藏的珍贵书画、钟鼎彝器;还有与时光一同逝去的历史瞬间...... 无不勾起人们对于故宫的无限遐想与好奇心,掀起了“故宫热”。
辉煌与壮丽,威严与尊贵,深邃与神秘,当走进这恢宏的宫殿建筑群时,便会对故宫的威严有所感悟。
多年来,摄影师尚君义频繁地流连行走在故宫的殿堂楼阁间,从午门到神武门,从东宫到西宫,穿梭往复于朱门殿堂、楼阁亭台之间,所有开放的角落无不留下寻觅光影的足迹。他以多变的视角,撷取在不同季节、不同光线下这座古老而博大的历史遗迹宫殿建筑群的独特魅力与精华,同时,以自己的视角去解读、探寻、揭示与时光一同逝去的历史瞬间和宫闱秘史。
在多次拍摄中,尚君义发现在特殊的光线构造之下,更能拍出故宫的韵味与深度。尤其是昼短夜长的冬日,为了等待一缕极佳的光线,被冻得手脚冰冷,却依然乐在其中。夕阳西下的故宫即将闭馆,人少清静,暖色的阳光映衬出的故宫格外神秘。
一张张宫门重叠、廊腰缦回的尽头,是历史脚步声的阵阵回响,亦是一个匠心摄影师对故宫建筑及其背后历史的深刻注解。尚君义希望自己的影像让人看到不一样的故宫的同时,更能让人感受到这座数百年的古建筑群有历史的质感。
从景山看紫禁城
京城雾霾,站在景山之上,等待正午时隐时现的太阳位于中天,京城所有现代化的景物均以消失在无形中,呈现旧时皇宫之景象。
太和殿广场上的铁缸
太和殿,明清时皇权的中心。当站在太和殿广场时,周围数十口铁缸是那样渺小,以至被忽略,可当你走近某一个铁缸时,又显得那样硕大。以黑暗的大铁缸置于前景并占据大面积画面,与冷色的残雪形成一种压抑的感觉。
太和殿内景
冬至期间太阳的反射光能够将太和殿内位置较高的陈设局部照亮,大面积的暗部与光亮的器物形成反差,突出太和殿至高的皇权与森严的氛围。
午门
午门,血红的城墙,注解了昔日皇权至上的威严。明代皇帝曾经在这里对触犯龙颜的臣下们施以廷杖之刑,见证了多少属于那些岁月的冤屈。
午门与内金水桥
冬天的清晨,月亮还没隐去,一缕金色阳光洒在内金水桥上。
中和殿廊柱
透过廊柱远观雨花阁和北海白塔。照片的构成,在于取与舍、色与形之间。
西北角楼
雪后,一条化开的冰面,角楼倒映在护城河水面上,似有天宫仙阁般的意境。
太和殿丹陛
从作者的镜头下感受故宫,故事随着跳动的光影缓缓流出,原是厚重难懂的历史也显得更加生动朴实,光圈下的神秘与真实交织出的画面,确实让人着迷。
乾清门
乾清门看保和殿
乾清门内
乾清门前鎏金铜狮
在乾清门,晨曦的曙光映射在雕龙画栋的殿门间,金色的铜狮,目睹了康熙皇帝勤政五十余年,每日清晨在此御门听政,决策朝政事务。也苦了当朝的大臣们,不论寒冬腊月,还是风雨交加,每天天不亮就得到此候着。
坤宁宫内景
坤宁宫
曾有许多人趴在坤宁宫玻璃前探究昔日皇帝大婚的婚房,窗玻璃映出落日的余晖,更显皇家宫闱的神秘。廊下的大理石地面被看客经年累月磨擦成像玉一样的柔润。
三希堂
透过玻璃拍下的养心殿内的三希堂。乾隆帝闲的时候就爱泡在这间4.8平米的小屋里,把玩各类珍宝,尤其珍爱三件稀世书法墨宝,并取名“三希堂”。乾隆帝对这三件稀世书法推崇备至,曾反复临摹,并在其上题满了诗画。
养心殿院外玉璧
养心门前对面阴影处的青铜镶墨玉璧和宫灯映射出皇宫所特有的红色,强烈的反射光给与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加上严谨翔实的文字,这个曾经的帝国中枢小院的影像,陡然增加了许多沉重的阅读感受。
体和殿内陈设
承乾宫院内梨花
永寿宫庭院
除了古建筑,植物同样是故宫里一个精彩的历史注脚。那些常伴宫殿数百个春秋的各类草木,是故宫忠诚旁观者,细细诉说着那些尘封多年的旧时光。永寿宫内海棠花盛开的季节,暗含了纪淑妃短暂的一段美好生命旅程。通过作者细腻的文字,那段光鲜背后的坎坷往事向我们娓娓道来。
御花园延和门
宫门及宫檐阴影构成错落的几何图案。只有在不同的角度观察才能发现这样的画面。
养性门
外东宫,又称宁寿全宫,是紫禁城又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这里有乾隆花园、畅音阁大戏台等游乐之所。
从养性殿看畅音阁
畅音阁是慈禧太后痴迷看戏的消遣处。一座扮戏楼,助推了京剧这一国粹的蓬勃兴起。
宁寿宫花园
珍妃井
“珍妃井”在昏暗的血红调子下,悄然沉寂在一个小院的角落,与井相伴的只有宫墙上斑驳的竹丛剪影,一个悲惨的历史事件和一个凄惨的人生命运,与其背后蕴含的屈辱历史,就这样全部以影像的方式传递出来。
从宫灯内看乾清门广场
丹陛螭首
太和殿廊柱
太和门
体仁阁
太和殿
午门
透过时空的历史,面对昔日的皇宫时,每个人的感受与认知就会有所不同。有的人看到了辉煌,有的人看到了典雅,也有人看到了神秘……而尚君义却看到了早已逝去的历史往事在宫禁里时而萦绕,感受到建筑与极致陈设中的细节。拍摄故宫是作者表达对历史背后含义的最佳理解方式。在这一幅幅敏锐捕捉下的故宫映像背后,是作者对中国文化、中国历史的热爱。
《故宫秘境》尚君义 著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2000-2022 中摄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orest88.top/2023/10/14/%e6%95%85%e5%ae%ab%e7%a7%98%e5%a2%83/
共有 0 条评论